抗原检测准吗在抗疫中有什么作用一文读懂
时间:2024/6/20来源:感冒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www.jpm.cn/article-90035-1.html近日,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鉴于海珠区疫情形势,相关管控区域内已开始落实每天“抗原+核酸”检测,以全面彻底发现潜在感染者,及时进行转运隔离。荔湾区也采购了万份抗原试剂,按照每人5份陆续发给全区居民。(管控区域采取每天“抗原+核酸”,一文教你抗原自测)但也有部分市民朋友存在疑惑——既然有核酸检测,为什么要做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在抗疫中,它的作用是什么?10-20分钟即可出结果利于提高感染者发现的及时性抗原检测是什么?据了解,新冠病毒为一种RNA病毒,主要包括四种结构蛋白:表面的刺突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和里面的核衣壳蛋白。核酸检测测的是新冠病毒内的遗传物质RNA,抗原检测测的是病毒内的蛋白——核衣壳蛋白,即N蛋白,通过抗原和抗体结合反应进行检测。利用免疫学原理,抗原检测可在非实验室的环境中较快完成检测,不需要通过特殊检测仪器,通过颜色就可以判断结果,方便居民实现居家自检,一般10-20分钟即可出结果。在11月7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也表示,针对中高风险区域内的人员增加抗原检测,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发现感染者、清除传染源。由此可见,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的重要特点是方便、快捷、出结果迅速。根据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抗原检测有以下适用场景:不具备开展核酸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对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等人员进行抗原检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同步开展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后,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隔离观察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也可以进行抗原检测。在抗疫中,抗原检测有什么作用?第九版方案中也明确指出,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抗原检测能够实现“快筛快检”,提高感染者发现的及时性。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核酸检测依然是感染确诊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第九版方案,抗原检测不作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诊断的依据,仅用作核酸检测方法的补充。对于抗原阳性人员,《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中提到,如果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情况,由急救中心将抗原阳性人员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是自测呈阳性,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居民应当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将居民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广州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要低。不过,在检测试剂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只要抗原测出来阳性,就有很大可能核酸检测也是阳性;而有时候从鼻咽、口咽等上呼吸道取样,不一定能取到病原体,或取样中所含病原体数量较少,就有可能造成“假阴性”。也就是说,检测者有可能携带了新冠病毒病原体,但抗原检测的结果却呈现阴性,出现“漏检”。但一般不太可能出现检测者未携带病原体,检测结果却呈阳性的情况。因此,广州在相关管控区内采取“抗原+核酸”的方式,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也能加快发现感染者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早发现”能力,有助于排快、排全、排透。“工作人员要挨家逐户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张屹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呼吁,“管控区域内的居民朋友请支持配合,主动报告健康状况。”李秀婷陈伊纯黄锦辉陈伊纯;黄锦辉;李秀婷广东健康头条
- 上一篇文章: 专家回应郑州一医生核酸检测8次才确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