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怎么做可以让孩子少感冒发烧
医院订阅哦!
妈妈怎么做可以让孩子少感冒发烧?
昨天群里有人说最近流感暴发,很多小孩感冒,有些发烧几天都退不下来。之前也有人问,最近孩子感冒发烧的特别多,吃什么可以缓解?字里之间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焦虑,这是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内容有点多,但全是干货分享,要不要认真看完随你的意愿哈!
首先说明我不是医生,对疾病的医治不专业,所以不发表如何医治感冒方面的言论。
写这篇文章只是想结合我自己带娃的经验,给有此困惑的妈妈一些帮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细心呵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避免不了疾病的困扰,如感冒发烧就是经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作为妈妈首先要对常见的感冒有大致的认知,当孩子感冒时才能正确的对待、做出准确的选择。
感冒基本常识要懂些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西医常把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按病因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中医常把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感冒。
西医
西医治感冒常按病因治,即先分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引起的,两者在用药上不同。
病毒性
病毒引起的感冒只能用抗病毒药物,如果不太严重一般不必服药,只需多喝水多休息,过几天一般人会自愈。用抗生素药(即消炎药)不但无效还会搅乱人体菌群平衡,甚至产生抗药性。关于抗生素的危害,科学界也一直在宣教,妈妈们还是要了解一些,不要糊里糊涂而伤害了孩子的健康。
细菌性
细菌引起的感冒常出现咽候肿痛发炎的情况,可结合抗生素的药物,疗效快。但不要擅自去买抗生素药,一定要遵医嘱,抗生素药的使用要谨慎。
中医
中医治感冒先分风寒or风热,两者的症状及用药也不同。
风寒感冒
常表现为身感发冷较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宣肺散寒。
风热感冒
常表现为发热重、轻微发冷、头胀疼、鼻流粘涕或黄涕、咽喉肿疼咳嗽、痰黄稠、口渴、舌苔黄或薄白,治疗上宜选择清热解表药,宣肺清热、辛凉解表。
一般风寒感冒常对应病毒性感冒,风热感冒常对应细菌性感冒;即当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时,多半是病毒引起的;出现风热感冒症状时,多半是细菌引起的,这里说的是多半情况下,为了让妈妈能快速分清孩子的感冒症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对待!
不管是哪种感冒,进一步严重时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发烧是人体自我免疫时的一种症状;是人体在调动体温来消灭病毒,所以当低烧时,不必太着急用药,用物理降温即可。当温度38度以上时,需带孩子去看医生,对症用药。
平时的守护很关键
让孩子少感冒发烧,要做好日常保健及提搞孩子的免疫力。有些妈妈遇到孩子生病时很焦虑,束手无措,有病乱投医,别人说什么方法都想去试,但平时对孩子的饮食及保健却不上心。素不知,孩子的健康就是平日里妈妈用心呵护出来的,比如平时的饮食跟运动就是妈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只有平日里做好了这些细节,孩子的免疫力才会好。
题外话:我家孩子快3岁半了,很少生病,用我妈妈的话说感谢上天看着,像牛一样成长,用我自己的话说是感恩。在我的医院,都是在1岁前,一次是发烧,一次是咳嗽有痰,去医院做了雾化,当时看着他雾化时的难受劲,我就想我医院受罪。现在3岁多了,很少感冒发烧,就是偶尔体热时会出现咳嗽症状,我一般用食疗就解决了。孩子少生病跟他自身的体质(免疫力)有关,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孩子出生体质就较好,有些出生体质就较差,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妈妈平日里的用心呵护,天生体质差的孩子更需要用心呵护,所谓先天不足,后天补。
一、做好日常保健
做好平日里的保健措施可有效减少孩子感冒发烧的机会,如平时多留意孩子的体征表象,如果有眼屎,嘴辰泛红,舌苔发黄,掌心发热,呼出来的气热乎乎有点臭,说明孩子体内有热气,这时要及时给孩子吃些清热下火的食物,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佳,舌苔发白,有清涕,孩子可能着凉了,要给孩子做好保暖措施;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感冒发烧前都会有一些体征表象,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妈妈能捕捉到这个信号并及时预防就可以减少发病机会,如果捕捉不到,进一步就会发展为感冒发烧。
其次,可在饮食上给孩子做好保健,如春季病毒细菌生长传播快,应注意增减衣物、注意卫生,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夏季可以多给孩子煲绿豆汤,海带汤等清热解暑的汤饮;秋冬季天气干燥,鼻咽喉黏膜最易受病毒细菌的感染,可给孩子多吃有润肺清咽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等食物或汤水。
最后要注意孩子卫生,常洗手,孩子的餐具要经常消毒;天气变化要及时增减衣服,这些细小的动作看似没什么,却可以很好的预防感冒发烧。
二、提搞孩子免疫力
除了日常保健做好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提升免疫力需要妈妈要在饮食及运动上下功夫。
注意饮食
补充充足的营养素
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营养从食物中来,所以饮食至关重要,孩子每天的饮食都要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不是专业人士不必记这些,妈妈们只要记住,孩子的三餐中都要有:主食(提供碳水化合物)、脂类(油脂提供必需脂肪酸)、鱼、肉、蛋、奶、豆(提供蛋白质)、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简单一句话就是三餐都要有主食、肉类、蔬菜。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再说哪些食物有哪些营养,可以针对性选择。
合理选配食物
有了以上基本概念后再来说说如何选配食物可以让孩子吃的更健康。
1
主食:粗细搭配、谷豆互补
如果可以不要再吃精白米面了,在白米白面的基础上添加粗粮,精白米面除了淀粉跟少量蛋白质外,几乎不含维生素矿物质,而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营养价值是精白米面无法比拟的,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说,粗杂粮真的不好吃啊,我试过,我家都不愿意吃,那是因为你不会搭配杂粮饭,杂粮饭不仅香浓还很有嚼劲。不是我自己说的,不信来看看,我们减脂营的小伙伴第一次吃杂粮饭后的感受。
如何让家人爱上粗杂粮
先少量尝试,一种一种的添加,刚开始不要一次放太多种类的杂粮,先一种或两种的添加,先添加比较容易接受的粗粮如糙米、小米、燕麦,黑米,后加杂豆。先少量添加再逐步过渡到一半杂粮一半精米,实在不喜欢,就三分一杂粮,三分之二精米的吃也比只吃精白米面强。
其次每天的杂粮中最好有一小部分的杂豆,杂豆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是杂豆中的蛋白质可以跟大米中蛋白质互补,结合吃有利于两者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如何让孩子爱上粗杂粮
孩子太小时,胃肠功能还未发育完善,不适合吃过多的粗杂粮,会加重胃肠负担,不易消化吸收,但粗杂粮确实营养价值高,那么怎么做既能让孩子接受粗杂粮,又能充分消化吸收呢?最好的办法是把粗杂粮打成粉或糊,如果打成粉,可以把粉做成包子,馒头,发糕,饼类。也可以直接用豆浆机打成米糊。开始时也是少量尝试,慢慢添加,不要一次就加好几种粗杂粮。也许很多妈妈会说,我除了饭,其它都不会做啊,现在美食节目那么多,网上都可以搜到制作视频,只要有心,方法总比困难多。
粗杂粮有哪些?
杂粮类:
糙米、燕麦、高粱米、薏仁米、荞麦仁、玉米、玉米渣、小米等;
杂豆类:红豆、芸豆、绿豆等
薯类:红薯、紫薯、芋头、山药等。
2
肉类:适可而止、肉豆相合
每餐都要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即每餐中都要有猪、牛、羊、鸡、鸭、鹅(选瘦的)、鱼类、海产类、鸡蛋、牛奶(纯牛奶或酸奶)、大豆及豆制品(黄豆、黑豆、腐竹、豆干、豆皮、豆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学龄前儿童每日摄入肉类2两,豆类15克左右即可。所以大鱼大肉并非就是有营养的,多吃肉就是健康的思想落伍了。
3
蔬菜水果:种类多样、吃出彩虹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化学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是其它种类食物中几乎没有的,而维生素C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每一餐都要让孩子吃上蔬菜,每天蔬菜的种类越丰富越好,颜色越鲜艳越好,最好吃出一道彩虹。
记住:蔬菜颜色越鲜艳,抗氧化物质越丰富。
说到这里,又有很多妈妈会说,我家孩子就是不肯吃蔬菜啊?我自己身边就有几个好友说自家孩不爱吃蔬菜,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下我的方法:
孩子的饮食需要引导,要有耐心,慢慢引导,不要一次不行就轻易放弃。孩子还小时,可以把蔬菜切细碎拌到饭或粥里给孩子吃,每次一点点,让孩子感受蔬菜的味道。大一点时,最好的办法是引导,每次吃饭时,我都会跟孩子讲要多吃蔬菜,蔬菜有哪些营养,比如我会跟他说要多吃绿色的蔬菜,保护眼睛,然后当着他的面大口的吃青菜,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最后再鼓励他尝试,开始他不愿意也没关系,不要强逼,还是按上面的方法,不断引导,直到他肯去尝试时,要及时地肯定及表扬他,每天如此反复,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就愿意吃蔬菜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不爱吃水果的孩子身上。
我家小孩特别喜欢吃水果,基本没有他不爱吃的水果,他最爱吃的是甜食,其次是牛奶跟水果,我觉得这可能跟从小的饮食有关,1岁多时我就让他接触纯牛奶,第一次喝后发现他能接受,后续我就时不时给他喝,结合奶粉一直喝到现在,现在不喝奶粉时,我就会给他喝纯牛奶或酸奶,水果也是从小就给他吃,各种水果都买来给他尝,他第一次吃百香果时,酸的他直接吐掉,后面我就自己当着他的面一边吃一边说,真香啊,酸酸甜甜真好吃,然后问他要不要尝一尝,开始几次,他说不要,然后我继续前面的方法,直接到他表示愿意尝试,尝试完后,我马上会说是不是很好吃啊,酸酸甜甜真好吃。现在他可喜欢百香果了,你要愿意给他吃,他一天都可以吃几个。每次吃时都会说酸酸甜甜真好吃。
我觉得孩子从小不爱吃蔬菜水果跟父母有很大关系,要么从小没有让孩子多接受蔬菜水果,要么没有耐心引导。有些父母自己都不爱吃蔬菜水果,一天吃不到2两蔬菜,餐桌上都是大鱼大肉多,蔬菜少,怎么让孩子爱上蔬果呢?
加强运动
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每天最好早午晚都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活动,晒晒太阳,有利于孩子骨骼健康,提升孩子免疫力。
别让孩子太骄气
很多妈妈尤其是老人带孩子在外面玩时,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玩,不是担心危险就担心弄脏了衣服。孩子多跑一下就说不要跑,摔跤啦。孩子一天到晚都很少出汗哪来的抵抗力。
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摔跤磕碰的,只要不在危险范围内活动,让孩子跑跑爬爬有什么关系,摔跤了,磕着了过几天就好了,真不用太过于担心。我真的看不惯有些大人看到孩子摔跤了,立马跑过去抱起来,很夸张的声调问,没事吧,疼吗?孩子本来没事,听到大人夸张的语调,哇的一声就哭了,然后大人一边哄,孩子一边哭。我家孩子摔跤时,我会根据当时的情景判断摔的严不严重(一般严重时,他会大哭,不严重时,他不会立马哭,他会回头先看下你的反应)不严重时我从来不去扶,有时当没看到,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对他说,摔跤了爬起来拍下衣服,摔的严重时,他会控制不住大哭,这时我会跑过去抱抱他,拍拍他的背,说没事,过会就没事了,走路时看着脚下就不会摔跤了。每次都看我没看到或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他就习惯了,现在摔跤他会立马起来,拍下衣服又继续往前走。在公园他想玩什么,我基本都让他玩,不会跟他说这不能玩,那不让干,之前我妈带时,我也是这么跟我妈说,让他多活动,别怕脏,脏了回来换衣服就是了,尽量让他多出出汗。
从小让孩子多走路
自从有了宝宝车,大人小孩都轻松了,去哪都可以推着去。大人为了方便,往往孩子很大了还在宝宝车上推着,去哪推到哪,别忘了,走路也是增加活动量啊,也是可以增强孩子体质的啊!说到这,又有妈妈说没办法啊,他不肯走,老是要抱啊,老抱着大人也累,只好推车去了。在这点上,我得感谢我妈妈,在我家孩子13个月大时,我妈就不推宝宝车去公园了,每次让他慢慢走过去,再慢慢走回来,孩子难免有时会撒骄要抱抱,我妈就会跟他说腰疼,抱不动,让他自己走。我妈说要让他多锻炼,不然到时去哪都要抱,我觉得我妈说的有道理,所以从那以后,我家就没推过宝宝车了,每次都是让他走,有时他偷懒要求抱,我也会跟他撒娇说妈妈抱不动,没有力气。开始他会不依不挠还是要我抱,这时我会抱起来,然后当做很吃力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说好重啊,抱不动,然后故意一点点下滑,让他感觉不舒服,当他感觉抱着不舒服时,他会放弃让你抱,自己走,这种方法到现在都屡试不爽。我们出去玩,有时孩子走累了,会强烈要求要抱,这时我会跟他说,你走累了,妈妈可以尽力抱一下,但等一下妈妈累了,你还是要自己下来走,可以吗?他会说好的,先跟孩子说好后,等你放下让他自己走时,他就不会继续要求抱。所以作为妈妈要在孩子面前学会撒娇,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你会有意外的发现。
最后想对妈妈们说的话:
带孩子的过程是辛苦的,要有方法跟耐心,方法很重要,用对方法会事半功倍,而耐心是陪伴好孩子的关键。
以上是我结合营养知识及自己带孩子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不敢说我的孩子就特别好,没有任何问题,但以上的方法是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感觉比较好用的方法,如果对你有帮助,那我花一天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就是有意义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妈妈自我学习跟成长的过程,如果家有3岁左右孩子的妈妈也可以加我
- 上一篇文章: 重磅哈药集团大动作黄金控销品强势招募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