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网传新冠囤药清单更靠谱专家教你这样备
时间:2025/1/14来源:预防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次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势,普通人如何准备家庭小药箱?线上线下购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老人小孩孕妇怎么用药?广东各类药物供应充足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药师协会的权威专家,一一为你解答。戳链接看直播回顾可按缓解普通感冒症状备药▼“同类药备1—2种,每种剂量5—7天”普通家庭应该怎样短期、适量备药?广东省药师协会会长黄文青介绍,据临床专家研究,广州本轮疫情中90%以上是无症状感染者,有症状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咽喉痛、痒、干咳,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等。现在病毒毒力已明显减弱,致死率较低,因此市民不需要太恐慌,即便是感染了,也应沉着应对。“把药品当成米、面一样大量囤积,其实大可不必。普通家庭可以按缓解普通感冒症状的药物来准备,比如退烧药、止咳药、止痛药、消炎药等,少量备用即可。”黄文青说。他建议,可以少量备些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口服液、布洛芬缓释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咳特灵、川贝枇杷膏、蒲地蓝消炎片、藿香正气丸(水)、蒙脱石散、腹可安等,如果家里有儿童,还可以加备退热贴。以上备用药品,同类的只需备1—2种即可,每种的备用剂量不超过5—7天。非常时期可以适当增加数量,但不需要盲目囤积,避免过期浪费。同时,黄文青认为普通家庭没必要囤呼吸机等医疗器械,“呼吸机是非常专业的医疗器械,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都不是普通市民能够正确掌握的,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来操作”。“提前吃药预防新冠,没有科学依据,还可能危害健康。”黄文青表示,比如没发炎吃消炎药、没感冒吃感冒药,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对人体的正常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大部分的药物进入人体后,都会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很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都是对肝脏和肾脏的,所以通过吃药预防疾病往往会适得其反。黄文青说,从专业角度来说,目前接种新冠疫苗仍是“最好的预防”,至少能避免新冠感染后发展为重症。同时,应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并保持良好的饮食起居环境。用药时首选非处方药▼避免联合用药如果出现新冠症状,需要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黄文青给出了多项建议。1.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服用剂量、服用方法服药。仔细阅读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事项。服药剂量切不可随便加量或者减量,服用胶囊、缓释片和控释片时不能掰开吃等。2.需要服用药品时,首选非处方药,必须使用处方药时应该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服用。3.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随便搭配或者迷信部分网络信息,因为联合用药可能会使药效减弱,也可能使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大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危及生命。4.不可迷信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应合理使用中药。5.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比如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6.能通过外用药治疗时就不用口服药,能用口服药就不用肌肉注射药,能用肌肉注射药就不要静脉输液给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不能随意增减或停药▼不可随意给儿童吃滋补营养药黄文青同时提醒,家中如有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除了上述事项外,还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
- 上一篇文章: 温馨提醒丨大降温气温骤降易感冒发烧,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