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医院儿科每天接诊量平均

时间:2021-9-28来源:食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发烧、咳嗽、腹泻……

近日,医院儿科诊室里,

挤满了无精打采的孩子和满脸愁容的家长。

往年每到寒冬,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高发,

医院儿科更是爆棚。

儿科门诊人满为患

每天接诊量超负荷

1月15日上午9点医院,只见儿科门诊室门口或坐或站挤满了家长和孩子,两名导医正在维持秩序。一位姓曹的家长怀里抱着3岁的女儿,她告诉记者,女儿持续两天高热不退,刚从石港赶过来,医院她就被震惊到了:“没想到人这么多,我挂的号码已经排到号了,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还有一位小学家长反映,孩子所在班级有10多名学生因感冒发热请假,老师说如果超过半数就要放假了。

据了解,从1月11医院儿科门诊和输液室、雾化室就都忙了起来。“今年这波感冒来得比去年晚却很集中,冬季气候较为干燥,临近期末孩子学习压力大,交叉感染等众多原因导致这波感冒的流行。”医院儿科主任韩振新介绍,前来就诊的患儿大多表现为发热、咳喘、呕吐和腹泻等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症状,每天接诊量平均超过多人次,门诊室的医生们每天都加班加点。在输液处,记者看到等候的队伍也排成了长龙,其中以患儿居多。

患儿病情易反复

医院启动应急机制

据了解,由于天气多变、环境污染、病毒细菌横行、儿童抵抗力较弱等因素,不少孩子的症状短时间内不能痊愈,还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

为此医院儿科启动了应急机制,从1月份开始一直到春节期间。目前儿科门诊每天安排3位医生坐诊,儿科急诊24小时不休,还安排医生急诊待命,儿科病房也相应增加床位应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如高热不退、抽搐的,将会被直接分流至儿科急诊,让患儿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另据介绍,连日来医院儿科所有医生都在加班加点,因为门诊量过多,医生连轴转,中午经常顾不上吃饭,中途连水都来不及喝,甚至上厕所也没有时间。有的医生即使回到家,家长咨询电话也是不断,医护人员一天到晚处于“战斗”状态。

勿带孩子前往公共场所

防止病毒病菌交叉感染

韩振新提醒,感冒后若孩子状况尚可,首选口服药来治疗。若出现肺炎、高烧不退等严重医院就诊,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所以大多数情况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使用以及使用哪种抗生素,应由医生来判断。”韩振新说。

接下来,我区气温还会有波动,可能会迎来新一波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儿童因为具有呼吸道狭窄、免疫功能还不完善、缺乏防御能力等生理特点,更容易患病。韩振新提醒家长,最近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免被传染,特别是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平时注意饮食,勤洗手,多吃清淡食物,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洁。对已经患病的孩子,要注意充分休息,并及时就诊。成人在接触婴幼儿之前,要做好洗手、洗脸、换衣服等基本的自我清洁工作,以使孩子安稳地度过冬季。

丁香医生教您

靠谱地医学防治流感

不靠谱的“民间招”

1醋熏蒸房间:不靠谱!这是最容易被人们用作“防病”的方法。事实上,一定浓度的醋酸的确能消毒,但效果不是很好。而食醋的醋酸浓度很低,远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如果在封闭空间长时间熏醋,不但会引起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还会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2喝板蓝根:不靠谱!板蓝根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但板蓝根并不能预防流感,过量服用还会引起消化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3房间放洋葱:不靠谱!有台湾媒体称,洋葱中含有硫化丙烯,将其两头削掉,放在房间里可以防流感。虽然葱蒜能抑制细菌,但其对空气中的病毒作用微乎其微。得流感后可以喝生姜洋葱汤:洋葱1个、生姜4~5片煎汤,温热服下,然后盖被入睡,直到发汗。4可乐煮姜汤:不靠谱!相传将鲜姜和可乐煮开,趁热喝下,即可预防流感。但中医认为,流感要用苦寒的中药清瘟败毒,而“姜丝可乐”显然不具备苦寒之性。5补充维生素C:不靠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回顾大量文献发现,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的前提下,适度补充可以预防流感,但对于健康人来说,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流感。6用消毒剂打扫房间:要适度!有人用过氧乙酸等来消毒地板和家具预防流感。研究发现,适度消毒可杀灭室内大量病毒和细菌。但过氧乙酸酸性大,氧化程度高,普通老百姓居家使用不安全。而酒精容易挥发,风一吹,灰尘跌落,抹过的地方又会重新沾上病毒和细菌了。

记者/钱向荣

通讯员/吴璐璐

[部分内容来自城市日历]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cqlcx.com/sl/1193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感冒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