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科普儿童感冒高发中医药综合疗

时间:2021-3-15来源:感冒论坛 作者:佚名 点击:

每年冬季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主要以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病为主,今年也不例外,入冬以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再次高发,尤其是流感,很多地区出现了流感疫情。医院人满为患,一些幼儿园、学校甚至因流感患儿较多而停课。那么流感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该怎样去治疗和防护呢?

出现这些症状考虑流感可能

流感具有突然爆发,迅速扩散的特点,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全球每年大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生流感。大部分流感患者可自愈,但也可发生肺炎、脑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高死亡率多发生于极年幼或极年长人群。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在集体中引起流行,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或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少,易在学校、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地方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多为散发病例。今年京津冀地区发生的流感主要为感染甲流中的H3N2型、变异的H1N1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所以儿童患病率较高。

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考虑流感的可能: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4、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若患儿发生医院就诊:1、高热持续不退;2、精神差,嗜睡、烦躁、剧烈哭闹;3、进食进液量明显减少;4、咳嗽、气喘明显;5、呕吐或腹泻明显,特别是伴有尿量明显减少或精神差时;6、以上表现伴惊厥或其他表现者。

中医药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流感症状

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之内开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流感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西药抗流感病毒药物首推奥司他韦颗粒,婴幼儿也可以服用。中成药可以选择连花清瘟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治疗。

我科根据今年患儿流感或感冒的临床表现特点,能口服中药治疗者,制定以下几种方剂:1、若以风热表证为主,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喉红肿、轻微咳嗽者,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2、若发热、咽红肿痛、咳嗽鼻涕、烦躁、大便干燥属表里俱热者,用凉膈散加减,若咳嗽偏重者也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3、另外有些患儿除有发热咳嗽鼻涕外,尚兼有呕吐腹泻纳差等胃肠道症状,属湿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和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另外,我科还会配合一些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如拔罐、穴位贴敷、放血等疗法,若不能口服中药,年龄在6岁以下的患儿也可以应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

总之,经过这些综合疗法的应用,我们在治疗小儿流感或感冒方面,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退热时间,临床有效率增高,且不良反应少。

家庭护理注意以下6点

对于流感患儿,家长护理可遵循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让孩子充分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症状消失后再恢复自由活动;

2、调理饮食:孩子患病后食欲多减退,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喂奶的孩子可暂时减少次数,不强行喂奶,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因发热、出汗多、吐泻等原因引起体液耗损大的,应鼓励孩子多饮水,防止脱水;

3、起居: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家长勿在室内吸烟,室内温度宜恒定,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4、不滥用抗菌素:病程初期多为病毒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素,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遵医嘱酌情使用抗菌素;

5、发热的护理:若体温超过38.5℃以上者,可给予百服咛、布洛芬混悬剂等退热药,也可配合温水擦浴,衣被不要太厚,以免影响散热;

6、6个月~3岁的小儿高热时应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有过热惊厥史的儿童,最好在发热头2天给予预防惊厥的药物,如羚羊角粉或羚羊角口服液等。

如何预防流感的发生?

1、接种流感疫苗:北方一般每年10~12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这是公认的预防流感比较有效可靠的方法;

2、勤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孩子的衣服要勤洗勤晒,同时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好习惯;

3、适量喝水: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

4、减少焦虑和压力:孩子生活、学习压力大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反应降低,所以要尽量给孩子留出休息、娱乐的时间,不给太大的压力;

5、睡眠充足: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增强免疫力;

6、适当运动:天气好时应让孩子到户外活动,适当运动能提高孩子的身体体能,增强抗病能力;

7、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不去人多嘈杂、空气不易流通甚至污浊的地方,最好能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流感病人;

8、注意饮食:儿童的饮食营养要均衡,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勿食过于寒凉、甜腻、油炸之品。

(编辑孙晓红)

投稿邮箱:sjzszyykprc

.

转载注明  http://www.cqlcx.com/gmlt/1000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小儿感冒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